线上科技周|DAYS 5: 屏下发声
发布时间 : 2020-05-22 点击次数 :

科技周怎么能少得了黑科技,对技术爱好者而言,屏下发声技术一定不会陌生。随着电子消费产品外观造型越来越轻薄,基于全面屏设计的产品也越来越普及,随之而来对传统扬声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屏下发声技术是解决全面屏产品声学痛点的一个重要方法,备受各大厂商青睐。当前现有的屏下发声技术路径主要有三条:
● 悬臂梁式陶瓷方案,即以多层压电陶瓷连接金属片,金属片被施加交替变化的电压(声音信号)后,会发生上下弯曲,从而驱动负载结构发声。
● 屏幕激励器方案,即音频激励器固定于屏幕上,带动屏幕震动发声,其原理和传统动圈式扬声器相同,不过震动单元从传统的振膜变成屏幕。
● 微振动单元驱动屏幕发声,它改良自悬臂梁式陶瓷方案,不过发声元件从手机中梁变成屏幕。

↑ 市场上已出现运用屏幕发声技术的手机、电视等产品
与传统电磁线圈发声的方式相比,屏下发声技术更能贴合全面屏时代的发声需求,解决了屏幕穿孔、接口等问题,杜绝了灰尘和水分进入电子设备,有利于提升设备的整体性能,因此一举成为各大厂商争相竞投入的热门领域。

深耕声学平台二十年,中协在屏下发声技术领域也有着相当大的发言权。科技周最后一天,奉上中协智能的这项科技感十足的屏下发声技术成果。

发声原件仅为一块小玻璃片,长27.73mm,14.91mm,厚度只有0.81mm,如纸一般轻薄小巧。

↑ 发声单元的规格测量
将发声原件粘贴在普通玻璃表面,即得到了一块“会说话”的屏幕。

↑ 安装发声单元的玻璃屏幕
连接功率放大器,玻璃屏幕化身为扬声器,随即播放出清晰、流畅、稳定的音乐来。

↑ 玻璃屏幕发出声音
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协屏下发声技术的神奇之处。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任何显示屏幕上,将整个屏幕变成发声单元,彻底解决传统扬声器占用屏幕空间,导致开孔和增加接口的问题,大大提升屏幕的美观性和耐用性,带来声画合一的新体验。
目前,中协智能已经掌握了屏下发声组件的核心技术,正在布局相关产业链条,积极尝试将屏下发声技术运用在开放朗读空间和智慧党建等项目产品中,不断创新,真正打破‘屏’的局限,为用户提供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升华。